找到相关内容264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心观照 由根救拔

      文/普安精舍护法会会长        逢甲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郑保村   事非经过不知难,非受过不知,身心没经过煎熬的话,也没办法真正体验到八;没有经过类似九二一大地震的天摇地动、山河变色,哪会打破青山不动、绿水常在的观念,又哪能体会;没经过水火刀兵的动荡、骨肉亲人的离散,哪会了解苦苦;没有经过禅坐的洗礼,哪能感受腰酸背痛、腿酸腿麻的艰辛,又哪能知道妄念不断、作不了...

    郑保村

    止观|静坐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01042526335.html
  • 忏云老法师略讲四念处·五停心观

    受是“苦苦”;乐的受是“”,诗人文艺家作悲剧小说和感伤人生的诗,都是感伤的。过去越是乐,失去的时候越感伤,一般人不知道、不了解,以为这是最好的诗,这诗才好了,演剧、这才有趣了,都是从乐极生悲,...车又给他讲笑话、又给他电视看、又叫他听歌曲,他没有心思听,给他好东西戴、他也没有兴趣,他马上就处死刑了,东西都想给别人,还要什么好东西呢?人生就是这样,很快趋向死、趋向坟墓,无时无处不是行...

    忏云老法师

    |四念处|不净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4111933174.html
  • 四谛

    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,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性,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,但就身心顺逆缘境,总有三、八。三,从其逆缘逼恼,正受苦时,从,名苦苦;从其顺缘,安乐离时而生苦恼,名;...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,谛谓真实不虚,如来亲证。佛成道后,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,是为佛转法轮之初,故称初法轮,如《法华经·譬喻品》:“佛昔于波罗柰,初转四谛法轮。”初转法轮三说四谛,第一说:此是,...

    任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0839808.html
  • 从心观照 由根救拔

    从心观照 由根救拔   文/普安精舍护法会会长        逢甲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郑保村   事非经过不知难,非受过不知,身心没经过煎熬的话,也没办法真正体验到八;没有经过类似九二一大地震的天摇地动、山河变色,哪会打破青山不动、绿水常在的观念,又哪能体会;没经过水火刀兵的动荡、骨肉亲人的离散,哪会了解苦苦;没有经过禅坐的洗礼,哪能感受腰酸背痛、腿酸腿麻的艰辛,又哪能知道妄念不断、作...

    郑保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2060842.html
  • 问:四谛是什么?

    。三,从其逆缘逼恼,正受苦时,从,名苦苦;从其顺缘,安乐离时而生苦恼,名;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,即名行。八即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和五盛阴。外有寒热饥渴等...rdquo;初转法轮三说四谛,第一说:此是,此是集,此是灭,此是道。此是教示四谛四相。第二说:当知,集当断,灭当证,道当修。此是教劝修行四谛。第三说:者我已知,集者我已断,灭者我已证,道者我已修。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7255879687.html
  • 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

    这些非常明显,不仅自 身会遭遇到,其他的众生也同样会遭遇到。二、,所 谓的就是改变的,因为世间的一切东西都一直在改 变之中,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。这种无常变化所带来的 ,我们称之为。苦苦和有其基础,也就是无明、 业、烦恼,也就是第三种,我们称之为行。   慈和悲的定义有很微细的差别,概括来说,希望其他众生 都能得到快乐,那就是慈心。思维到一切众生不断在受苦 ,因而想要拔除...

    朵崩仁波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31792250.html
  • 三种杂染——流转义

    ,譬如天雨,滴如车轴,无间无断,从空下注。如是东方无间无断无量世界,或有将,或有将成,或有正,或已住,或有正成,或成已住。如于东方,乃至一切十方亦尔。  所言者,复有多种,所谓三,八,...怨憎会。所爱乖离,名爱别离。所希不遂,名求不得。诸有漏行,名略摄一切五取蕴。言三者,一苦苦,二,三行受自相,及顺受若根若境,并相应法五蕴一分,是苦苦性。乖缘逼迫,名之为,此即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948077.html
  • 为什么要学佛?

    。不仅如此,它还能让你来生不堕入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的三恶道的痛苦当中,让你继续享受人天的快乐。所以说“增上生极乐”。   那么,“出世间法”的“决定善”能做什么呢?让人彻底脱离轮回的行、苦苦等...,可分为三种、六种、八种等等。今天我把分为三种来讲,分别叫行、苦苦。   其中有些,人们平常就知道,但有些,人们至今还不知道是,反而一直认为是快乐。   应当认识痛苦之一:行 ...

    夏坝仁波切

    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2224281549.html
  • 佛教生死观

    难以沟通,难以理解,难以想象,种种差别情景,都是“分段”之意。分段生死具有最基本的三种痛苦:苦苦、行,通常称为三。   苦苦,就是直接的、具体的、客观的、痛苦的感受...无能为力?一任时光流失,一任岁月蹉跎。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!在无常之鬼面前,众生显得何其脆弱!何其无奈!   ,这是指直接的、具体的、主观的、快乐的感受,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5741648.html
  • 略论佛教中对实相的体认(二)

    又恒以我为中心,但此种心理,此种行为却与法理相背谬,因此而。涅盘寂静是指我空之法性,也指我空所证之境,一期人生之所以为是以涅盘为对比的。  三者:苦苦、、行。苦苦,生理及社会之现象:,...无明与业是相互增上的,因无明而造诸业,又因业而加重无明,就这样,有情生命便流转不息。  如果正确地谛观缘起,便可以得著实相的一面,所谓四谛:、集、灭、道。四谛之根据是在于谛,集为集,灭为灭,道...

    吴淑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5065671.html